那天看完了少年股神(也是PPT股神)MGK在下班經濟學節目的受訪影片,我感到無比振奮,隨即分享到學員群組,因為MGK道出了許多卓越交易員吃飯的傢伙。
—
但往下看留言…
「慘不忍睹?」
—
(以下複製、節錄)
“對 原本爸媽只是幫忙付學費,看完就多了幾個還要幫忙子女處理違約交割”
“生存者偏差:100個玩99個都在公園了,所以你看不到他們的慘,剩下的一個上來發表心得,幾年後也跟著睡公園了”
“感覺就是這種故事讓年輕人去冒險~結果慘賠人生”
“我只能說看看就好”、”繼續沖,改天睡公園”
—
怪不得MGK在自己的臉書留言說:
許多專職炒股的同業都不約而同的私訊我,說我這人怎麼嘴巴特賤,把大家吃飯的傢伙都講出來了!
說真的,一開始我還蠻擔心愧疚的,但當我看完yt影片下面的評論留言後,嗯嗯~放心了XDDDDD
—–
大陸知名CEO王興曾說:
極度渴望成功的人不多,願付非凡代價的就更少。
—
<超級績效>作者馬克也說:
多數人不願投入時間研究,多數人不知道如何創造超級績效;只有少數人認真研究超級強勢股的性質與模式,更少的人紀律執行計畫。
—–
從這兩段話可以明顯知道,各行各業皆同,「輸家」到「贏家」的人數是遞減趨勢,而且是那種一直開根號下去的快速遞減。
那我們要成為哪一種人?贏家還輸家?
以下我為你整理4種投資市場參與者。
—–
【1.不知道自己不知道】
有句話說:杯子越空,響聲越大。
不是贏家、不知怎成為贏家的人,通常最侃侃而談。
他們有著最多的觀點與看法,字裡行間,三句不離:
「我覺得、我認為、依我看…」
—
聯準會決策他可以評論。
外資空單剩幾口他都懂。
缺水限電他能評論。
校正回歸他更是很有意見。
甚至你問他台積電會漲到多少?
台股還能不能買?
包括美國股市未來10年發展他都瞭若指掌?
所以少年股神跟大家分享當沖心法,自然也會被他筆誅一下了。
—
電影<大賣空>曾說到:
不懂的事情你自然會多加小心;而給你帶來麻煩反而是那些你確信不疑的一些事情,導致你的困境。
—
不知道自己不知道的人,是快樂的,但不幸福。
他們很得意於自己的言行,甚至能以上帝視角來俯視你們這些凡夫俗子、販夫走卒。
至於這些言行裡,到底有多少「利他」價值?含金量似乎又不高。
當事人在這過程可以獲得很多小確幸…
“這裡酸你一下”
“那裡噹你一下”
但在透過不斷謾罵、詆毀他人而累積到自身小確幸的過程,只是讓群體社會更加遠離那個更大的幸福。
損了人,其實也不利己。
—
對,包括分享一大堆自己對於未來股價走勢的神預測,也是在損人不利己。
—–
【2.知道自己不知道】
這種人最辛苦,暨不快樂、又不幸福。
他知道自己還要學習
他知道自己還要努力
他知道自己不要半瓶水
他知道自己別吃後悔藥
—
他義無反顧
他堅持忍耐
—
但他一次又一次的敗下陣。
—
學了技術分析沒用,換籌碼分析。
籌法分析賺不到錢,換價值分析。
價值分析賺太慢?乾脆做期貨、選擇權、外匯、加密貨幣
—
從波段單變成隔日沖、從日內波變成TICK流…
盧廣仲有100種生活方式,他有100種虧損方式。
他上過天堂高潮過、但也曾下地獄瀕死過。
他知道自己有一半的思維作為錯了,但就是不知道錯了哪一半。
—
該上的課都上了、該看的書都看了
該賠的錢不在少、賺到的卻又都賠回去了…
—
這類人不快樂也不幸福
努力沒比別人少、眼淚卻比別人多
—
外表看起來他很奮鬥
其實內心他無比掙扎
—
這是市場投資人最大樁,也是最弱勢、最無聲的一群。
他們沒心力上來酸人、沒心力分享觀點,更別說幫你預測股價未來漲跌…
因為不斷的虧損已經讓他沒有打字的力氣了,甚至身上背著負債讓他連上網費都快繳不出來。
—
但他們還沒放棄、他們始終沒離開!
因為他們知道自己只是還不知道,只要知道了,頭過身就過。
—–
【3.知道自己知道】
只有少數人能過走過第2階段來到這裡
這裡的人已經能夠「穩定獲利」
—
他們「賺多賠少」
大賺的勝率不高、小賠的頻率較高
但終究累積出賺多賠少的績效
—
他們穩定、他們樸實無華
他們沒有激情只有紀律
他們資金在局裡、情緒在局外
—
你說這少數人如何突圍至此?
大概可歸納出這3點特色:
A.「永不放棄-成長型思維」
如同電影<哪吒>說的:
我命由我不由天,是魔是仙我自己說了算!
他不被任何人事物給束縛
他認為眼前的黑不是黑、障礙不是障礙
所有你認為的苦,都是讓我更加成長的補。
一切的困苦挑戰都是為了讓自己成為更好的人
他永遠自我激勵、永遠有越挫越勇的能力
—
B.「你相信所以你成功」
如同MGK在臉書的PO文:
最後,分享一段我很喜歡的話:
「成功者,先相信後看見;普通人,先看見後相信;失敗者,看見了都不相信。」- 阿里巴巴創辦人 馬雲。
天助自助者,只有我們先相信自己可以,你才真的可以。
心理學也這樣教我們:
「一件事會被實踐兩次;一次在大腦裡、一次在現實生活裡。」
你一定要在心裡篤信自己會成功,最後你就能成為那個你篤信不移的成功者。
至於那些仇視成功者、仇富者,他們終究不可能成為自己不喜歡的那種人…無法成為那種成功者、有錢人
倘若你也遇到幾位看到他人成功硬要酸上幾句的人…
那就給予他們一個不失禮貌的微笑吧。
—
C.「專注於過程而不是結果」
贏家有做目標設定,但隨即忘了目標。
如同<動機迷思>說的:
取得顯著成功的人會設定目標,然後全神貫注在達成目標的必要歷程。
他們設定目標,然後出乎意料地,就把目標忘了。
當然,目標依然在。但是他們最關心是當日的待辦事項,而當他們完成後,他們當天會很開心,並感到心曠神怡。
這就是我常跟學員提到的…
「對的事情重複做,賺錢再自然不過。」
當專注於把過程做對,目標結果會自然出現。
贏得網球比賽最好的方法,是把球打過網,而不是一直盯著記分板看。
—–
【4.不知道自己知道】
多年前我去上顏師傅選擇權當沖雙賣的課
我貼身在他旁邊看盤
盤中,台積電現貨大單積極往外盤敲了3筆,他開始SP(做多),價格真的漲上去,他喜收權利金。
—
結果隔幾天,又是見到台積電現貨大單積極往外盤敲了3筆,他開始SC…
這下我茫了?!
是下錯單嗎?
為何同樣是往外盤敲,這次卻SC(做空)?
結果價格真的跌了下來!
—
老師答:「上次那是敲真的,這次你沒看到是假單嗎?」
我:「(挖咧OOXX…)」
—
你追問他到底怎麼發現的,他答得很清楚,我聽得很模糊。
而我知道不是老師不說清楚,是老師已經「不知道自己知道」
但我在旁邊怎麼看就是都不知道…
—
關於第4階段,你別問我如何走到這境界…
因為我只是略懂略懂
1遍都還沒走滿,不像很多大師已經走9遍了…
—–
【結論】
有句話說:
只有當我們真正懂得一件事情後,才知道自己當初有多麼不懂。
大陸知名創業家劉潤也說:
你永遠賺不到,超出認知範圍外的錢
想在市場賺到更多的錢,OOXX分析是必要條件但不是充分條件。
必要條件是指,你必須要有分析技巧,這才能判斷趨勢、順勢獲利。
充分條件是指,即便你有了分析技巧,都不能充分保證一定賺到錢。
那還欠缺的是什麼?
我認為是「思維升級」
—
想要擺脫貧窮,就要有富人思維。
巴菲特合夥人查理蒙格說:
擁有一樣東西最好的方法,就是讓自己配得上它。
想要更大賺、想要財富自由…
你需要不斷學習、思維升級
作者:Ego 葉韋辰
點石教育學院 主講師、前二線二星警官、《100張圖學會 順勢交易抱住飆股》作者
我們是點石教育學院,致力於「風控教育」,將點石教育理念與風控精神,持續推廣給市場投資者。
加入我們的學習社群:打造你的交易系統 https://lihi1.com/wQLIp/wp/