窮查理的普通常識09-當手裡拿著槌子的時候,看到什麼都是釘子。

這是窮查理的普通常識閱讀分享第9篇。

有一個寓言故事是這樣警惕我們的:

 
一位長年在街上要飯的乞丐,某天在路旁看到皇上出巡好威風,於是立下雄心壯志說:
 
「如果哪天讓我當上皇帝,我一定要拿著金飯碗去要飯!」
 
—–
 
這故事雖然短,看起來又有點揶揄,但不能否認這之中仍有大智慧。
 
這也是查理蒙格一直跟我們強調的:
 
「如果我們不能用多元思維來看待這個世界,那當手裡拿著槌子的時候,看到什麼都是釘子。」
 
 
也所以最近一直有一句話流傳著:
 
「聽過無數的道理,仍舊過不好一生。」
 
因為我們只是聽到了、看到了,但是思惟並沒改變,那最後做出的決策,就還是會跟「原本那位乞丐」一樣。
 
這同時呼應了愛因斯坦說的:
 
「我們不能用製造出問題的思維,來解決問題。」
 
—–
 
這是EGO我針對<窮查裡的普通常識>這本經典,進行的最後一篇分享,也算是讀完整本書的一個總結。
 
這本書知識體系非常大,且內容編排是「演講紀錄(且年代久遠)」,加上查理蒙格本身的思維就是很「跳」,所以讀起來著實不易,筆記的製作自然就跟著跳TONE了…
 
 
但全篇讀完,裡頭幾個觀念對我影響甚鉅,在此特別提出分享:
 
 
1.專注在能力圈範圍內。
 
誠如我們第4篇所分享的「好好把握少數幾個看準的機會,比假裝什麼都懂好得多。」
 
從這裡衍伸,讓我懂得學會「專注於更少且更好」。尤其在這資訊爆炸的時代,我們缺的已經不是資訊,而是有用的知識,但若不懂得過濾資訊,汲取有用的知識,那我們將極為忙碌,但到頭來卻又覺得忙得毫無頭緒。
 
類似的邏輯,絕對適用於「選股」;面對台股1700檔股票,到底要選哪一檔,或者說哪一類型的標的交易?
 
許多人是做短線波段的,卻常常跟當沖、隔日沖的買賣盤相較勁,稍微留個4%的上影線就緊張兮兮賣光光;又或者明明是短線波段,一被套牢了,就開始麻痺自己是要做股東抱長抱久的。
 
不懂得選股、不認識自己的交易屬性,人云亦云,同時也跟著股票價格波動心情起伏漲跌,就是因為不知道自己到底擅長什麼;不知道自己能力圈範圍界線,自然無法專注,無法把一件事做到極致。
 
若要延伸這個話題,其實進階到「期貨交易」也適用;期貨走勢每天甚至每秒瞬息萬變,到底哪個走勢、哪個現象才是自己有把握的?
 
自己對期貨走勢的「能力圈範圍」在哪裡?
 
如果回答不出這個問題,那就容易被價格波動耍著團團轉?
 
—–
 
2.人類誤判心理學。
 
在第7篇的分享裡有一個螞蟻的故事,蒙格藉這故事告訴我們人類的大腦很多時候根本不理性,我們很容易因為他人精心設計的騙局,還是偶然出現的環境因素,抑或人們刻意習得的控制術,就上當了。
 
恐懼、希望、貪婪,甚至是大腦的「捷思效應」…等等,都會讓我們在關鍵時刻,做出非常不理想的(買賣)決策。
 
 
我們以「交易」簡單舉例
 
 
1.最不理想的就是買賣完全沒個依據,純粹靠情緒。
 
這注定失敗收場,也是多數輸家(尤其菜籃族)在做的事。
 
 
2.有個準則,但是準則其實不會賺錢。
 
那就算很規矩地依法行事,終究無法獲利。
 
 
3.有個可以獲利的準則,但是無法依據準則行事。
 
譬如,該停損,卻未依規則停損,想再等看看(該買進卻不買進亦同),那終究無法客觀呈現出原準則所能帶來的正期望值。
 
 
4.有個可以獲利的準則,且依法執行。
 
贏家就是這樣來的。
 
(但事情並沒這麼單純,因為這個「可以獲利的準則」也不是這麼容易就找的到。)
 
而為什麼這個準則這麼難找到,很多時候,不是方法沒出現在你眼前,而是因為自己的思維、心理根本沒準備好去擁有它。
 
就好像本文一開始那位「乞丐」一樣,就算給他了皇帝,他也只是改成金飯碗繼續行乞。
 
—–
 
最後,讓我再用2句查理蒙格說的名言,作為閱讀這本書的最後結論:
 
1.擁有一樣東西的最佳方法,首先就是讓自己配得上他。
 
2.我的劍只留給懂得揮舞它的人。
 
—–
 
#這是點石社團為你分享的 第130篇文章
 
如果你覺得有所助益,請按讚或留言,我將有更多動力繼續為你分享好文章^^
 
謝謝你的閱讀,歡迎邀請朋友加入社團一起學習❤
https://www.facebook.com/groups/315177545650227/

也許你也會想看看 >>