索羅斯:我的成功來自於認錯 | 實戰班課前教材

  「我的成功,不是來自於猜測正確,而是來自於承認錯誤。」——索羅斯

  索羅斯的「反射理論」與塔雷柏的「黑天鵝效應」,以及李嘉誠所說的「花九O%考慮失敗」竟然是完全一樣的邏輯。

  『不完美的理解』是人類既存的限制,面對不確定性,我們不應把焦點放在預測的準確性上,而應放在事件發生時的應對上。不要認為,「我知道市場即將如何。」你不知道的,沒有人知道,你應該說,「在任何事發展情節之下,我都知道自己會怎麼做」,你必須衡量各種情況,計算風險報酬比,擬定因應策略,最重要的是,面對電光石火,稍縱即逝的良機,你不能因為不確定而猶疑遲緩,你必須積極與靈敏的行動,同時隨時準備認錯修正。


「索羅斯的亂世求生術」第二講:我的成功來自於認錯

問:在生活態度上呢?要如何因應不斷變動的環境?

答:這真是很困難的事。現代人花了許多時間,沉浸在電視秀、電玩及其他娛樂形式的虛擬實境之中,很難對現實(指變動、不確定)產生敬意。但是,如果你無視於現實,現實終究會趕上你。

要面對現實,體認錯誤是其中最重要、也最困難的一步。多數人以為,認錯是羞恥的來源;但實際上,只要能體認「不完美的理解」(imperfect understanding)是人類的常態,就不會覺得認錯有什麼好丟臉的。

認錯的好處,是可以刺激並增進批判力,讓你進一步重新檢視決定,然後修正錯誤。我以承認錯誤為榮,甚至我驕傲的根源來自於認錯(to recognize mistake is my source of pride)。

在現在這個反常的年代,經常遭遇的狀況是,你體認到自己犯了錯,但同時又必須做決定、必須有所行動,更讓環境充滿不確定性。而人們害怕不確定,總會不自覺的逃避,再加上有各種意識形態可以幫你逃避不確定性。你看一些權威,無論是神權或威權,總要告訴你怎麼做,讓你可以逃避不確定性。

我有認錯的勇氣。當我一覺得犯錯,馬上改正,這對我的事業十分有幫助。我的成功,不是來自於猜測正確,而是來自於承認錯誤。

問:所以認錯是你成功的秘訣?

答:至少我如此看待自己的成功。

問:所以你認為,用接納錯誤、與不確定性共處的態度,來面對新時代,是比較好的生活態度?

答:是、是、是、是、是(語氣越來越強調)。我覺得是對的。

我對自己非常挑剔,同時也很容易釋懷

問:你縱橫金融圈五十年,成功的要素非常多,諸如預先掌握趨勢、善於套利、人脈深廣,為何把認錯視為成功的關鍵?

答:因為在不確定的年代,你需要有批判思考力,並且誠實的認錯。我在事業上一直承受極大風險,如果不認錯,鐵定老早就被幹掉了。

有好幾次,如果我不撤出我的部位,就會一無所有,因為我使用融資、擴大槓桿倍數,儘管沒有用很多,但如果方向看錯,這些融資的部位足以讓我失去所有。曾經有好幾次我瀕臨一無所有的邊緣,如果我不採取行動,馬上變得一無所有。

問:好比你在一九八七年股市崩盤造成的損失嗎?(編按:一九八七年美國股市崩盤,索羅斯做多美股、放空日股,根據當時《霸榮週刊》預估,不到兩週內,量子基金虧損八億四千萬美元)

答:是、是、是,八七年股市崩盤,我輸了很多錢。

現在想起來,我當時把手上的部位出清,也不見得是對的決定,我也可以放在那裡不要賣,但是生存下來是更重要的(編按:股市崩盤當週,索羅斯承認自己看錯,立刻大砍美股多頭部位,但隔天美股迅速反彈,故出此言)。有句俗話說,留得青山在,不怕沒柴燒(he who runs away lives to fight another day)。

問:你怎麼形容自己?

答:我寧可說我自己是一個不安全感分析師(insecurity analyst),而不是一個證券分析師。

問:解釋一下這句話的意思?

答:我知道我會犯錯,這讓我想到就充滿不安全感。不安全感讓我保持警覺,永遠準備好修正錯誤。

無論對別人或我自己,我都非常挑剔又批判。但是既然我這麼批判,同時也很容易釋懷(forgiving)。如果我不懂得諒解自己,就沒辦法認錯。一旦我們都能夠體會,「不完美的理解」是人類既存的限制,犯錯也就沒什麼好丟臉的,只有無法改正錯誤才是羞恥。

把認錯當成驕傲的來源,才能保住自我

問:為什麼一般人很難認錯?

答:我想是因為多數人都有「自我」和驕傲,而認錯等於否認自我、質疑自我。但實際上,那種「自我」不利於在金融市場求生存,久而久之,金融市場的本質也會摧毀那種「自我」。

反過來說,如果能面對現實,把認錯當成你驕傲的來源,你反而能夠保住自我。但依我個人經驗,認錯非常非常痛苦,十分折磨人。

你們知道,我通常會有身體上的疼痛,就是我那著名的背痛,當作錯誤的指標(編按:通常索羅斯的操作出現問題,背部就會莫名疼痛)。有人總是對我說,你根本就是有一套找出錯誤的邏輯,與背痛無關。

但事實上,當我不停檢視投資決定是否合乎原先邏輯,一旦理性思考出現問題,接著身體也會有反應,所以出現背痛和哲學是同一件事,兩者彼此息息相關。

問:一般人難以承認錯誤,因為它違背人性,難度非常高?

答:是的。尤其在事業上,我們的成功往往取決於投資能力,憑恃著優秀的投資能力,以說服外人:我的看法正確,因此相對來講,要認錯非常痛苦,等於否認自己的能力。

問:你自我控制(self-control)和抽離(detachment)的訣竅很有名。你認為這是基金經理人的必要條件嗎?

答:抽離,是的;自我控制,不是的。

賠錢時,我也很受傷;贏錢時,我一樣很開心。否認自己的感受,是最自我毀滅的事情了。一旦你警覺到你的感受,你可能不覺得有必要表現出來,但有時候,特別在你遭受極大壓力的時候,隱藏感受,會讓你的壓力更忍無可忍。

我記得在事業初期,有一次我把我自己帳戶裡的錢都賠光了,但我必須繼續工作,裝做沒發生任何事,那個壓力大到,午餐後我幾乎無法回去上班。這就是為什麼我鼓勵同事分享彼此的問題,只要他們表示有任何問題來找我,我都非常支持。


《封面故事》 與不確定共處的六大策略

 大鱷煉金術》他靠「反射理論」在利空來時更賺錢

這個世界越來越不可預測!探討不確定性的反射理論、黑天鵝效應,逐漸成為全球新顯學,揭示人們因應不確定年代的策略。 文‧單小懿、蕭勝鴻

「我的理論架構,對我個人而言非常重要,它讓我在當對沖基金經理人時賺錢,並讓我花錢時像個慈善家,理論架構逐漸變成我身分的一部分。」

索羅斯口中的理論架構,就是他念茲在茲的反射理論(theory of reflexivity)。

先天:我們對世界的理解並不完美 所謂的理性經濟、市場均衡都是謬誤

這是他在英國倫敦經濟學院主修經濟學時,受到哲學大師卡爾.波柏(Karl Popper)影響,逐漸發展出來的理論。

儘管已是億萬富豪,五十年來,索羅斯從未放棄成為哲學家的夢想。從一九八七年起,幾乎每隔十年,他就會出一本書,說明自己的反射理論,譬如《金融煉金術》(The Alchemy of Finance)、《謬誤的年代》(The Age of Fallibility)等。

遺憾的是,世人總只關注他用什麼技巧賺錢、他看好什麼標的,卻不願意了解反射理論。關鍵在於反射理論的艱澀,就像他自己曾說的:「我理論的鮮明特色就是,沒有提供任何確定的預測,」他也總幽默的稱自己是「一個失敗的哲學家。」

這一次,索羅斯再度抓住美國次貸風暴的時機著書,企圖成為被市場認可的哲學家,他說:「我決定這是最後一次出場。」

到底什麼是反射理論呢?

他自己詮釋,這理論挑戰古典經濟學理論中的「理性預期學派」。後者的假設是,人們針對某個經濟現象(例如市場價格)會給予理性的預期,他們會盡可能、並充分利用所得到的資訊來行動,而不會犯下系統性的錯誤;因此,平均來看,人們的預期應該是準確的,市場會達到均衡。

但是,索羅斯認為,這種認為「金融市場總是朝向均衡發展的理論,不但錯誤而且導致誤解。」

反射理論的前提即是:「我們對這個世界的理解,天生就是不完美的。」因為人們的思考有兩個層次,「一方面,他們尋求去了解自己的處境,我稱之為認知功能;另一方面,他們嘗試改變自己的處境,我稱之為操縱功能。這兩項功能在某些情況下,他們會相互干擾,我稱之為反射。」

後天:不完美理解加上預期心理 多空趨勢的形成,出現急速反轉現象

從大腦功能來看,人們認為自己了解的投資環境是「真實」,但實際上,這只是經過大腦合理化後的「真實」。

而大腦對世界的理解並不完美,所以我們感受到的只是自以為的「真實」,然後根據自以為的「真實」下決定。

因此,「市場參與者不只根據資訊做出決定,他們偏頗的感受還會影響市場價格,以及影響那些價格所應該反射的基本面。」

換言之,我們必須要了解,自己的決定,其實都是被不完美的理解所影響;對應到投資市場上,這個不完美的預期,也將影響市場的走向。

多空循環,是人們對趨勢傳統的認知,其趨勢的形成是緩步加速、到達高點,然後再緩步下滑,過程像一個對稱的鐘型曲線。但索羅斯認為,因為有投資人的預期心理,導致趨勢形成過程經常是不對稱的,通常先緩步加速、到達高點,然後急速反轉。

有時候投資人的想法影響不大,可以忽略,但有時候會產生對市場決定性的影響。尤其當事實的即時發展,與投資人的期望背道而馳時,市場便失衡;一旦趨勢失衡,縱然是暫時性的,但通常是重大歷史事件。市場失衡的過程,索羅斯將其分為六個階段。

儘管反射理論難為一般人所懂,但其實,它的核心思想在於:不確定性。因為人們不完美的理解,因此許多假設充滿謬誤,趨勢的發展也會越來越測不準,就是索羅斯所謂的「可錯性」、「測不準原理」。

與黑天鵝效應不謀而合:單一事件,可推翻千萬次印證

有趣的是,近來流行的「黑天鵝效應」,與反射理論不謀而合,兩者都在談不確定性。

話說舊世界的人在發現澳洲之前,認為所有的天鵝都是白的,但等到看到第一隻黑天鵝時,這個想法就被推翻了。因此,一個單一觀察,就能讓千萬次確認看到數百萬隻白天鵝所得到的泛化推論失效。這也呼應索羅斯挑戰「鐘型曲線」的說法,因為「鐘型曲線忽略了大偏異,無法處理他們。」

黑天鵝事件,具有下列三項特性:

第一,這是個離群值(outlier),也就是俗稱的意外,因為它出現在通常的期望範圍外,過去的經驗無法讓人相信它出現的可能性。

第二,它帶來極大的衝擊。

第三,儘管處於離群位置,一旦發生後,我們會因為天性使然而去捏造解釋,讓這事件變成可解釋和可預測。

《黑天鵝效應》作者塔雷伯(Nassim Nicholas Taleb),是華頓商學院的企業管理碩士(MBA),也曾是華爾街的衍生性產品交易高手。他提醒,黑天鵝事件越來越多,但人們並沒有學到「我們不知道『我們不知道』。」

既然未來無法預測,那麼,人們到底應該如何與不確定共處?

六大策略:把力氣放在結果因應,而非機率預測

「既然無法預測,我們就必須去適應這些事件的存在,而不是天真的企圖去預測。」塔雷伯指出,面對不確定性,我們必須把焦點放在結果上(你是可以提前知道),而非放在事件發生的機率上(你無法先知道),這就是不確定性的中心觀念。

以下是他提出的因應策略,其共同點都是不對稱性:把自己放在有利的結果,遠大於不利結果的處境上。

一、財務上採取槓鈴策略(barbell strategy),也就是用超積極與超保守的投資組合,取代溫和的保守、積極的投資組合。例如把八、九○%的資金,放在極保守的投資工具(像政府債),剩下的一○%到一五%,放到極為投機的賭注上,槓桿倍數盡可能放大(像是選擇權或者期貨),這樣你的核心部位,就不會受到風險管理錯誤的影響,沒有任何黑天鵝事件可以對你造成傷害。因為你把無法計算的風險,也就是對你有害的風險減除了,你的風險不是中度風險,而是一邊高風險,但另外一邊無風險,平均起來將是中度風險。

二、區別正面意外和負面意外。前者是指會帶來極大利益、且不可預測的事物;後者則指,因不了解而帶來嚴重傷害的事物。就像出版業或者創投業,你要想辦法小賠以求大賺,如同每出版一本書你可能賠的不多,但基於無法完全預測的理由,任何一本已經出版的書都可能大賣。

三、不要尋找明確而狹隘的東西。簡單說,不要心胸狹窄、非這樣不可,而是要努力工作,讓偶發事件進入你的工作生涯;努力在準備上,而非預測上。

四、抓住任何正面機會,或任何看起來像機會的東西。機會很稀有,記住,正面黑天鵝事件的第一步:你必須暴露在其中。許多人碰到機會時,並不知道自己會得到人生中的幸運突破。努力工作,不是去做那枯燥乏味的例行性工作,而是去追逐正面機會,盡可能讓自己暴露在其中。

五、要準備好,把時間多花在自己如果判斷錯誤的衝擊。因為成功的效果是一○○%或五○%之差別根本不是太重要,但是如果一小漏洞不及早修補,可能帶給企業極大損害。

六、質疑打著「正確預測」旗幟的說法。包括政府、股市分析師、經濟學家和社會科學家,讓他們去預測,但不要太推崇他們的話。面對不確定性,人們仍會持續的預測,尤其,如果有人花錢請他們預測,根本無法終結這種制式化的欺騙;如果你的工作就是要注意預測內容,要小心,當時間拉長時,準確性會迅速惡化。

渴求確定是人類的天性,但索羅斯和塔雷伯都指出,未來的不確定將越來越高。

這聽來似乎很令人沮喪,然而,就像索羅斯所說,就是因為「不完美的地方可以改進,每個人因而有無限的改進空間。」所以,「我對生命的展望卻是深度樂觀,因為我的概念架構,不時會讓我改進實際生活。」

「我們要逐漸學會在不瞭解之下練習隨機修補,」塔雷伯則下了這個註腳。

【2008-08-11/商業周刊/1081期/P.154】

也許你也會想看看 >>